很久没有静下心来研究关于心理学方面的课题了,可以说自高中毕业以来,一点相关行为主义心理学或是其他方面的心理学课题都没有任何的涉猎,虽然勉强看完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然而这从逻辑上来说有相当错漏的文字并没有留给我太深刻的印象,可能自我本身的意识形态中,基于非黑箱式的行为主义的主观好感,使得我对弗洛伊德始终抱持着相当的不信任,所以对起理论也没有太多的深入罢。
从这点来说,人类的情感因素对于判断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就这一点来说,对于情感对判断力的影响是完全无法依靠内省法来进行研究的,因为研究行为的本身就需要具有完备而不受情感影响的判断能力,而内省即自我观察的同时必然将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情感因素的制约。
实际从华生式的偏向机械唯物主义的行为主义角度出发,所谓的情感因素本身就是应当被排除的,对于判断这一行为而言完全可以以物化为客体的方法加以解释,这便和弗洛伊德的本能驱动理论一样走向极端了。而我本身所赞同的,亦即新行为主义的心理学方法论,则相应指出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作为这个变量的情感因素,对于人类的判断,以及判断后所展开的行为,是有实际的决定作用的。在这一点的认知上,似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实现理论”更能体现。自自我意识以及情感形成以来,最高阶段的自我实现需要从根本上影响着人的行为,以及人对于外部世界的主观判断能力。
以我个人的哲学观念来讲,由于人类具有的不仅仅是其他高等动物尽皆具有的意识,更具有其他动物不具有的更高级的学习能力,并且能通过对于客观世界的行为的学习与实践,将其转化为本身所具有的名之为情感的自身行为的控制因子,这本身就是人类独立于自然界其他生物而存在的一种奇特现象。当然,从人类本身的意识形态出发,人类情感的强烈存在性是自然而然的,正常的,而对于作为客体的观察者自然界(如果上帝存在的话,就是上帝了)而言,人类相对于其他的存在物,便显得奇特了。因而,情感对于判断力的影响力,也只有对人类才具有如此强烈,以至于决定性的控制能力。此一建立在高于动物性(基因性)的控制力之上的制约力,在人类的大脑处于完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是具有完全抑制客观性判断的能力的。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为情感蒙蔽了判断力”的状况,实际对于人类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与其说这是阻止人类成为自然界,乃至整个维度宇宙中唯一不败的物种的制肘,不如说是阻止人类成为老式行为主义的行为客体的一种必须的制约,也可以说是阻止人类成为机械性的只为客观而思考的高等生物体的一种手段。如果没有这样的制约,很难想像以人类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会创造一个怎样的令人恐怖的人类世界。
或者说,缺乏情感抑制的判断力,将是破坏性的判断力,纯粹利己主义的判断力也不为过罢。这样的话,人类也不能称之为人类了。这大概也是人类存在的一个相当的理由了。
常闲居士
07年5月
W評
[此贴子已经被kotenka_于2007-6-9 1:10:0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