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珠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龙论666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7|回复: 6

[转贴][出处不详]恨鸟不成凤,武汉伢要看哈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3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眼中的武汉

武汉:恨“鸟”不成“凤”(一) 文化符号:江城 二七大罢工 九省通衢 热干面 经济符号:东风汽车公司 健民药业 汉正街 旅游去处:江汉路步行街 东湖 黄鹤楼 归元寺 负面联想:闷热 服务质量差 城市规划差 排外   近年来,武汉在各种版本的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节节败退,虽然没有落到最后,但与“大武汉”的身份令人吃惊地不符。2002年,《经济日报》上公布的中国内地24个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武汉排名第14位,被厦门、无锡和大连这样的地级城市挤出“十强”,甚至排在了后起之秀东莞、珠海和青岛的后面。在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版的第二届中国24个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武汉又一次羞愧地坐在了第14号的位子上,名不见经传的宁波和苏州再次冲到了武汉的前面。这一切对武汉来讲,肯定是一个可怕的信号,世人不禁要问:“武汉,你那点老本还能啃几年?”   武汉的道路和建筑是顺着长江和汉水而建,所以倾斜、杂乱、没有明确的方向。许多城市的公共汽车站牌上都标有方向,而武汉没有,一个没有方向的城市能走多远?   以长江为界,武汉既不属于江南,也不属于江北,同样,武汉人既不是南方人,也不是北方人,武汉人既没有学会北方人的豪爽,也没有练出南方人的精明。武汉是一个骑在江上的城市,然而它却没有随着奔腾咆哮的江水走出中原,走向世界。   武汉在历史上最红火的时期是清末著名的洋务派首领张之洞督鄂18年,那时的武汉对外贸易是“驾乎津门,直追沪上”,成为内陆地区当之无愧的金融中心,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名声赫赫。可近10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没有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一直在“啃老本”,大武汉给人大而无当的空洞感。   湖北曾有“千湖之省”的美誉,武汉东湖更是因毛泽东多次下榻而闻名全国。湖是武汉这个城市最宝贵的一笔财富,这笔财富是上苍给予的,然而武汉却不珍惜,像败家子一样把它廉价地变卖成了花花绿绿的钞票。在武汉市内,曾经有许多面积大小不一的湖,但近十几年来,由于城市建设上的急功近利,武汉对湖的填埋行径令人吃惊。目前武汉著名的东西湖区仅有湖泊20个,总面积13.2平方公里,仅剩1960年的13.6%。“填湖运动”的恶果不仅破坏了城市环境,更具破坏性的是,对于城市排水能力本身就差的武汉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武汉人最怕下暴雨,只要一下暴雨,不到20分钟,城市交通马上堵塞,如果下暴雨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武汉就会变成中国的威尼斯水城。“大东湖区”是武汉的文化之“根”和“文脉”所在,“大东湖区”的治污问题与发展问题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武汉似乎还没有找到平衡二者关系的上策。   武汉拥有冗长的铁路线和堪称黄金水道的水上交通,造就了一副过于发达以致良莠不分的胃口,负荷太重的血管丧失了良好的流通功能。走在这座大而无当的城市里,你就像置身于一座杂乱无章的巨型集贸市场,随时都能发现一些在别的城市似曾相识的东西,唯独看不到武汉自己。   轰动全国的“武汉外滩”上的“炸楼事件”虽然大快人心,但这么大的影响防洪的违章建筑是怎么出笼的?到底谁应该站出来为此事负责,给国家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将用什么去弥补?不仅如此,对于一个焦躁不安的武汉来说,在城市建设上的败笔还在续写。武汉长江大桥头上有一座著名的龟山,在山上建了一座巨大的“计谋殿”,在山的西边又建了一个巨大的现代化建筑--赤壁画馆。从视觉上看,与山上高大的电视塔极不协调,整个龟山的自然风光被破坏得荡然无存。现在武汉城市轻轨建设项目也已启动,在紧*水厂车站的一个“十过九堵”的十字路口规划了一个轻轨车站,不知决策者是如何考虑的,群众议论纷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3 23:49:0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恨“鸟”不成“凤”(二)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容纳百川,包罗万象,对异质文化具有惊人的消化力,也许正因如此,它几乎变成了一个大杂烩。各种劣质文化和优质文化在这里进行嫁接、融合、杂交,进而形成一种不伦不类、平庸无奇的“四不像”文化。在武汉,喊叫的是烤羊肉串,给你上来的却是猪肉串;好不容易找到自认为比较正宗的湘菜馆,竟然没有湘菜中最常见也是必须有的酱板鸭。武汉什么都有,天南海北的各种商品各种菜肴各种流行时尚应有尽有,但武汉又是什么都没有,你在武汉很难买到正宗的名牌商品,很难吃到正宗的传统八大菜系中的菜肴,除了能吃到正宗的热干面,很难找到能代表武汉优秀文化的东西。


  据本人考证,“水货”一词的专利权拥有者就是武汉,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处,水资源非常丰富,武汉人形容一个人“假”就说是个“水货”,很形象、很准确,同时也透视出武汉对人类生命血液--“水”的不尊重。武汉有个全国有名的武昌火车站,去车站坐车时,一下出租车就有脏兮兮的半大孩子帮你开车门,然后拽住你的衣服要钱。售票大厅里常有票贩子兜售车票、帮你插队、带你进站,火车站门口的食品和水果也常常缺斤少两。武汉是一个标准的“农民城市”,脏、乱、差早已闻名全国,社会风气不好也是遐迩闻名,2003年5月,武汉汉口园林部门为美化城市环境,在汉口的繁华街头摆放了数百盆应景的鲜花,没几天就因无人看管而遭路人哄抢一空。
  武汉似乎正在无可挽回地蜕变成一座缺少活力的城市。在20世纪后期中国急遽前行的城市现代化步伐中,武汉似乎一直处于“匿名”状态。它总是那么盲目、随意、滞后,像一个老态龙钟的人那样暮气沉沉,而缺少20世纪初武汉人那种“敢为天下先”的火辣辣的魄力和勇气。
  “武汉不好!”这句话基本上是武汉人和非武汉人的共同评价,甚至武汉人提起武汉来显得更加义愤填膺。武汉有什么不好?好多到过武汉的人都抢着说,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其实,武汉自古以来的名气都很大,武汉的发展优势自古以来也都是明摆着的,武汉应该“很好”。
  在文坛上,湖南、四川、陕西等省甚至边远的广西都举着湘军、川军、陕军和桂军的大旗,摇旗呐喊,拼搏厮杀,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湖北却没有举起“鄂军”的大旗,建国以来文艺创作成绩一直平平。作为湖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武汉在波涛汹涌的文坛上一直“波澜不惊”。
  在文化上,武汉与北京、上海、广州甚至长沙比起来,它就像是一片“文化沙漠”。尽管也有长江文艺出版社、《今古传奇》、《知音》等几块“绿洲”,也有徐迟、曾卓、周韶华、周百义、池莉、邓一光、刘醒龙、方方等几匹“骆驼”在跋涉,但他们毕竟是在“沙漠”上跋涉。京剧、豫剧、越剧在全国都拥有广大的观众,但历史悠久的汉剧和楚剧对全国的观众来说还很陌生。
  曾经有人“莫须有”地将武汉称为“东方芝加哥”,极言其繁华。可惜“叫了几次没什么人响应,也就没有叫开来”(方方《武汉这个地方》)。武汉人还说,武汉话差一点成了普通话,道理很简单:中国人是“汉人”,汉人不说“汉语”说什么?这话的可笑之处是,把“武汉话”简化为“汉话”,又把“汉话”等同于“汉语”,整个一个“自恋综合征”。
  在旧中国,十大商帮中的“湖广商人”在生意场上名声一直欠佳,有位学者经研究发现,湖北人(主要指武汉人)聪明过了头,处处对人设防,显得太“*”。是不是变得“蠢”一些,才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因为外省人怕跟他们做生意。京货、沪货、港货和广货风靡全国,但同样久负盛名的汉货在全国却难大行其道。
  武汉的城市文化缺少自己的鲜明特色,北京有“京派文化”、上海有“海派文化”、广州有“粤派文化”、成都有“休闲文化”,甚至连山西的平遥、湖南的凤凰这些县级小城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然历史悠久的大武汉却很难说出有什么特色,实属不可思议。面对这种尴尬,历来特别“讲味”的武汉人不知做何感想?最爱说“差火”一词的武汉人在建设和塑造自己的城市文化个性时,的确还“差”了一把“火”。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恨“鸟”不成“凤”(三)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所谓“湖北佬”,实际上主要指的就是武汉人。世人偏见固然有之,但历史绝不会无缘无故地开个什么玩笑。当我们回过头来面对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平稳的发展现状的时候,出于一种真诚的热爱,我们对武汉的确有一种“恨鸟不成凤”的感觉。
  作家易中天在《读城记》中说武汉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是最好也最坏,即“左右逢源、腹背受敌、亦南亦北、不三不四”,也就是说,这种亦好亦坏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注定了武汉一直要在两种命运之间徘徊和抉择。武汉地处南北交界,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讲,武汉人应该是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有南方人的聪慧,然而,更多的武汉人却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那就是既具备了北方人的粗野,又学会了南方人的狡诈。对武汉人来讲,这世界上没有什么能让人肃然起敬的东西,一切都在浓郁的物质气息中丧失了崇高感。
  武汉是三个镇(武昌、汉口、汉阳)组成的城市,直快列车可以在市内停站三次,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武汉之大可见一斑。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武汉建起了长江第一桥,让武汉人神气了很多年。“大武汉”名副其实,它是国内少数几个可以和北京、上海比大的城市,可惜的是大武汉并未干出无愧于这一称号的“大事业”。
  北京是“城”,上海是“滩”,而武汉是“镇”。镇,重兵驻守且兵家必争之天险也。武汉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武汉人好像总有一种好战心理,同时也是一种戒备心理。在与他人交往时,总是担心对方占上风而自己吃亏。公共汽车上的磕磕绊绊,买东西时的讨价还价,稍不注意,双方就会拉开架势,准备吵架,而且往往是理亏的一方常常以攻为守先发制人,摆出一副好斗的姿势。在北京的公共汽车上经常看到有人站起来给老、弱、病、残、孕者让座,而在武汉这种现象较为鲜见。
  武汉留给人们的印象除了“大”还是“大”。“大”而不“强”,就会显得“空”。正因其大,加之经济发展滞后,家大口阔,自然就带来了管理和提高上的难度。武汉人说话直来直去,大声老气,给人一种“少有教养”的感觉。如果他不同意你所说的,不等你说完,他咣当一声喝断:“瞎款!”很多生意和谈判就是在这种尴尬的不友好气氛中“熄火”的。
  武汉人爱骂人在全国是出了名的,武汉的“市骂”很多,最常用和最通用的有两句,那就是“个婊子养的”和“个板妈”,使用的频率比中国的“国骂”(他*的)高得多。武汉人爱“动口”,更爱“动手”。武汉人看上海人吵架,常常不耐烦:“个婊子养的,吵了半天,还不动手!”他们觉得很不过瘾。
  好多年来,武汉给人的印象总是街道脏乱、市民粗俗、服务态度恶劣。凡到过武汉的外地人,一提起武汉都有一种气不打一处来的感觉。比如,在武汉生活,随时都要准备吵架,在武汉的国有大商场购物,也很少有心情愉快的时候。“售货员们永远恶劣的态度和永远懒散的作风,使你觉得他们站在那些柜台里所要做的事情基本上就是让你满心不快地走出他们的店门”(方方《在武汉购物》)。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了这种恶劣,那些态度好的商店人们反倒对他们的商品有所怀疑。在武汉,不管是国有大商场还是个体小商店,服务员的服务态度都很差。我在武汉采访时,曾在彭刘扬路的一个小商店买烟,店主把烟递给我后,我本能地捏了捏(怕买了假烟),店主立马气急败坏:“不卖了!”作为消费者一个情理之中的举动,居然引起店主如此的愤怒,真是不可思议。
  武汉男人说话很霸气,拿腔拿调,还自认为很有男人味。但武汉话绝没有武汉人想象的那么好听,武汉人话多,语速又快,还夹杂不少方言土语,常常前面的话还没有说完,后面的话又跟上了,语句之间粘连问题非常严重,没有听惯的,还以为是在吵架。武汉人这种文化性格的形成,有着历史、地理、文化甚至气候等多方面的原因。武汉的气候条件极差,上帝给了它最坏的地形--北面是水,南面是山。夏天南风吹不进来,冬天北风却顺着汉江往里灌,夏天往往持续高温,冬天却又冷到零下。武汉人就在这大冷大热、奇冷奇热、忽冷忽热中过日子,其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其脾气之坏也可以谅解,难怪武汉人有句口头禅,叫“烦死人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2-3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恨“鸟”不成“凤”(四)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武汉曾是书商云集的地方,汉口武胜路书市昔日繁华景象恍如昨日。不过,这里也曾是不法书商非法出版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非法出版物泛滥成灾, 甚至闹出盗版《邓小平文选》事件,销售黄色书刊的“汉川帮”也常常被抓。现在武汉的图书市场主要集中在武昌湖北文化出版城和汉口的武汉图书大世界两处,市场疲软,人气低迷。近几年在武汉举行的图书订货会,尽管主办方也是殚精竭虑,却远远不及一年一度的北京书会和长沙书会的辉煌气派。
  武汉的高等院校总数和在校生人数,在全国名列北京、上海之后,居第三位。90年代中后期至今,武汉的文化艺术界、新闻界、各大高校均出现了大量人才外流现象,人才主要流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海口等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地区。这在某种程度上伤了武汉的元气,同时也削弱了武汉的城市魅力和发展后劲。
  武汉是全国最先提出要建“中国光谷”的城市,对于武汉来讲,竞争只能加大压力和增强紧迫感,因为“光谷经济”是武汉突围的最佳选择。就是最终建不成“中国光谷”,建成“华中光谷”又有何妨?武汉的城市魅力形成了,就会吸引周边的大型公司总部迁往武汉,就会吸引国际大公司、大银行在武汉设立分支机构。
  武汉沉重的历史包袱使武汉在新长征的路上无法轻装上阵,一个老重工业城市,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大型企业早已不适应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武汉虽处中国领土的中心地位,但已经叫喊得口干舌燥的“中部崛起”依然是一种善良的愿望,因此,武汉被边缘化的危险并非危言耸听。如果不在短时间内建成长江中游魅力非凡的中心城市,那么长江中游的一些城市就会把目光投向其他区域的中心城市,比如广州和上海。早在1980年,李崇淮教授就为武汉提出了“两通起飞”的发展战略,即依*大交通、大流通促进经济腾飞。二十多年过去了,武汉的发展现状却是一种“大交通、小流通”的局面。武汉在流通领域一直有一个狭隘的观念,那就是把汉正街的小商品流通模式奉为圭臬,汉正街人气的衰落已经证明这种原始的流通模式不再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不过,进入21世纪后,武汉的发展机遇还是来了,中国在东南沿海发展步入相对成熟的阶段之后,国家的整体战略建设重点已经向中西部转移,而身处东南沿海与西北、西南接合部的武汉,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增长核心区之后,将崛起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增长核心区。中科院院士、原武汉市市长周济认为,世界制造业正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业正向内地转移,把武汉建成现代化的制造业基地,占尽了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优势。周济曾设想以武汉为中心以1000公里为半径画圆,那么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国内大城市都会在其中,这一区域优势已被许多跨国公司看好。东风汽车公司总部舍弃了搬至北京和上海的早期意向,从省内十堰市“迁都”武汉沌口高新技术开发区,就是最好的例证。
  武汉在城市定位于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工业的同时,或多或少忽略了另外一个直接影响武汉发展的“软肋”,那就是武汉滞后的金融业,作为立志要做中国中部龙头老大的武汉,应该看到这个薄弱环节。
  在上个世纪末,武汉曾准备掀起一场“向上海学习”的高潮,当由政府官员和专家组成的考察团把上海考察完了之后就再也不提这个口号了,因为考察团发现上海根本无法学。武汉积极向上的热情难能可贵,但历史悠久的武汉大可不必置自己的优势资源不顾而去演绎现代“邯郸学步”的故事。
  武汉人把电动三轮车称为“麻木”,不知这是武汉人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还是一种荒诞的巧合。无论怎样,长期以来武汉人麻木而无奈的生存状态却是有目共睹的。其实,武汉人自古以来骨子里都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若能充分利用武汉的各方面优势,用大眼界、大气魄、大手笔,对武汉进行一次革命性的策划和包装,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和投资环境,武汉一定会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了不得”的武汉

发表于 2007-2-4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优点与缺点,绝无哪个城市是完美的。武汉同样。

而且武汉在改变,武汉在努力,身为武汉人,居然鄙视自己的城市,简直就是猪狗不如。既然觉得武汉还不够,就不要在那里大放厥词,而应该马上着手改变这些不够的地方。有能力耍嘴皮子,还不如现在就动手。

早前就看过不少这种类似的文章,个人认为是片面之词。而且不要拿那种老得掉渣了的文章再来评价武汉(就“麻木”这东西,早在在下刚上初中时就被取缔了,在下现在都读大学了,足以可见这文章有够老了)。武汉每天都在改变,每天都变得更优秀。

不要把武汉小看了。

以上。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不要小看武汉了

我感觉这篇文章不是一个地道的武汉人写的


发表于 2007-2-20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没呆几天还敢写~脱起克乱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龙论666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DBCN七龙珠网 (苏ICP备13043741号)

GMT+8, 2024-4-20 17:24 , Processed in 1.0563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22 DragonBallC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