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珠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龙论666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48|回复: 24

[最终场]胶囊技术能够实现吗?(Rall VS 短笛/内鲁/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30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是总决赛,希望把辩论赛的“科学”味儿调的浓些,不要感到有压力,怎么想就怎么说吧!很多科技成果都是从胡思乱想开始的!

胶囊技术究竟能够实现吗?(当然是指胶囊公司发明的变幻胶囊啦!)

正方观点:能 正方辩手:Rall 反方观点:不能 反方辩手:短笛/内鲁/神

由于选手上网时间不定,比赛开始时间不限,但当双方均发表过评论,而持续三天没有新回复的情况下,视为比赛结束。 另外还是提醒大家注意一下: 这是辩论赛,所以请非参赛者不要发表对论题的评论。回一张,删一张

[此贴子已经被阿付于2004-7-4 16:21:29编辑过]

发表于 2004-7-2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午夜老兄出的题竟然比阿付还损!?……而且我一向是愿意承认龙珠里设想的一切科学手段的,这回只好昧着良心,硬着头皮来了……)

魔术般神奇的变幻胶囊能带来极大的方便。如果未来的某天我们能拥有这样的技术,那真是人类之福。但很抱歉,在此我必须粉碎这个美好的前景。

我们知道,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空隙不大,由于范德化力的作用,压缩时需要极大的压力,而这个小小的交囊有可能从某物体(比如布尔马随身携带的房子)的各个方向向中心施加巨大的压力么?它甚至无法完全接触物体,而力是不能脱离物质存在的。而且当再次打开交囊的时候这交囊还要负责将物体复原。即使是它能够提供压缩和复原为原体积所需要的力,它还必须能把那些被挤得粉碎的电视机,电冰箱,浴盆等等都修复成原样……浩大而精细的工程,在一刹那,由一个交囊完成,没有其他工具……!?

当然,科技的发展像龙珠战士的进步一般飞快,仅仅是上述那些,远远不能说明变幻胶囊不可能出现。我必须找出确凿的证据,说明他是违背自然科学的才行。

现在我们就假设这个胶囊能提供巨大的压缩物体的力,来看看结果:原子的体积在10的—25次方立方米这个数量级上。固体中,分子间距离较近,数量级在10的—10次方米,分子之间作用很大,绝大部分分子只能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的振动。现在我们把原子假想为球体。那么如果把这些空隙划分给每个原子,让它们平均占有一部分区域,则平均占有的区域大小应该在10的—26,—27次方立方米这个数量级上。也就是说某固体内,只有1/10的区域为空隙,可压缩区域。现在再来看布尔马从交囊中变出的房子(刚开始与小悟空同行的时候)。内中家具什物,各类功能的房间一应具全,使用面具不小于100平米,建筑面积大约130平米。从漫画里看出,该建筑的承重墙约有0.6米厚(后面的计算中并没有直接用到这个数据,它的作用是检验计算的合理性。)外形近似球体,可以看作空心球体。R≈6.433米,r≈5.614米。所以建筑的固体所占体积约为200.495立方米。其中至少9/10为原子所占。所以压缩后的体积至少也有180.4455立方米。再退一步说,即使该固体宏观上就有空隙,也不可能将物体最终压缩到几立方厘米的大小。如果那样的话,该固体就至少有 9999999/10000000(7个9,共7位;7个0,共8位)是宏观的空隙,相当于在充满空气的瓶子里撒少量固体颗粒……这样的建筑……

如果硬要把它们挤进去,也还是有办法的:破坏原子结构。电子层被破坏,质子,中子出来乱撞……于是小小的变幻胶囊里成了核反映场所。即使是变幻胶囊的外壳能够抵挡得住,却奈何再把交囊打开的时候…………

变幻胶囊把建筑,汽车,飞行器之类的东西收在里面。然后人们再把这些交囊收起来……成吨的钢铁,轻轻地一抓就起来。那么赛亚人在地球人眼里就什么也不是了。

所以说变幻胶囊技术是不能实现的。

(老实说,我和RALL前辈的风格迥然不同。辩论的时候我孤注一掷,破釜沉舟,一次说一大堆。RALL前辈却是细水常流,稳扎稳打,性情上我自先输了一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2 19:37:34编辑过]

发表于 2004-7-4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午夜大人出了个可怕的题目……原先还比较开心地觉得还好,后来才发现无论如何以现在的科技也无法超越经典物理……不可能解决质量问题……哭死
就我现在恶补后了解到的有限而可怜的物理知识,交一份尽我所能写出的答卷……我知道是很凄惨的……
以现代的科技是绝对做不出胶囊的,所以我们需要假设……

根据内鲁的话,得知分子之间都有一种范德化力,它可以使物体保持现状。我们可以设想有这样一种粒子,它可以被人工地填加到所有的物体之中。这种粒子的特性是可以屏蔽范德化力,而使物体被有规则地压缩,而不是象内鲁说的一样把它们给压缩地无法还原。
我们假设胶囊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容器,而是一种可以制造粒子的精密的小型装置,它的作用除了装物体外,主要是装我上面说到的屏蔽粒子。
人们制作好交通工具后,可以将物体(原状)与胶囊相连,即在物体上安装一个按扭(龙珠中,人们想使交通工具、房屋等等重新变为胶囊时,都会按下一个按扭)里面放入胶囊。
当人们想要还原物体时,会拔开胶囊上的小栓,粒子会跑掉,这时物体便可以还原。
人们想要使物体恢复胶囊的样子时,便按下按扭,这时胶囊开始重新制造粒子,从最先物体接触的地方开始有规则的压缩物体。
屏蔽粒子的作用只局限在胶囊内,好象泡沫填充物一般。
由于屏蔽粒子使胶囊内的物体不受力,所以也可以解决胶囊会很重的问题……

接着,我们来做另一个假设。
假设胶囊是一种可以连接异次元空间的装置,它的上面装有定位系统。所有会被用于装入胶囊的物体(交通工具、房子等等)都会和每个胶囊有一对一的定位的装置。
还是将物体的一部分与胶囊相连接。在开启胶囊时,物体会被从异次元空间传送回来。还原时也一样传送过去……

再假设,胶囊是一种可以射出缩小光线的仪器。在制作时将物体与胶囊相连。想将物体还原为胶囊状态,便按下物体上的还原按扭,胶囊便射出缩小光线,使物体变小,回到胶囊之中。
打开胶囊时,光线跑掉,所以物体恢复原状。

再一个假设……
[现在我们就假设这个胶囊能提供巨大的压缩物体的力,来看看结果:原子的体积在10的—25次方立方米这个数量级上……]告诉我们假设能提供足够大的力来压缩,由于原子自身的体积,也压缩不到那么小。但是如果我们把众多原子化成一个,就有可能。
原子是质子中子在内,电子在外形成的东西,原子的主要体积是由电子在外形成的层决定的,让多个原子加聚成少量的原子体积就会减小,一般的化学反应只有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或是两个原子共用有些电子。但是最近发现,在化学反应中让质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也是有可能的。
我们假设有一种催化剂,它能在某个环境中使原子进行上述变化,那么,物体的体积就能被压缩到适合装进胶囊的大小。
[变幻胶囊把建筑,汽车,飞行器之类的东西收在里面。然后人们再把这些交囊收起来……成吨的钢铁,轻轻地一抓就起来。那么赛亚人在地球人眼里就什么也不是了。]的确,我们无法否定万有引力,但是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想办法,例如,磁场,这样我们可以利用分子环流假说来做一个设定。
分子环流假说大体来将就是电荷的定向流动,一定的排列是产生磁力的原因。而地球是个巨大的磁体,地心流动的熔融状态的铁是地球成为磁体的原因。
磁体的一个特性便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那么我们可以假想胶囊是一种精妙的小型仪器,它可以随地理位置的变化改变电荷的排部,从而产生与地磁向斥的力,进而解决物体压缩后仍然不可改变的重量问题。
也就是说,胶囊是一个包含着某种催化剂的可以改变电荷排部的小型容器。在生产时与物体相连接,当人们想将物体还原为胶囊时,就按下物体上的还原钮,胶囊打出催化剂,瞬间完成分子聚合,使物体缩小,回到胶囊之中。

再以上面的原子压缩为基础,做一个假设:
胶囊是一种小型容器,它能使胶囊内大原子的电子环流,使电子环流产生的磁力与地球磁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相反。这样就可以克服重力了。
只要这四种假设的任何一种成立,胶囊技术便可以实现,而不是绝对不可以实现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6 23:04:49编辑过]

发表于 2004-7-7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的方案……[em65])

在RALL前辈的叙述中……恕我直言……有一些违背科学的地方:

1,没有任何粒子能屏蔽范德华力,它是分子最普遍的性质。不论是常见的费米子(粒子的种类)组成的分子,还是波色子(粒子的种类,宇宙中除了费米子就是波色子。)。RALL前辈的这个设想……老实说……严重违反了分子动理论。

2,即便是有足够对抗范德华力的力来压缩固体,正如我所计算的,即使粒子紧挨这粒子也是远远大于交囊的体积的。

3,至于RALL所说的用化学反应使质子在各个粒子之间转移的确是可能的。但这一类反应遵循这样的规律:(让我以超酸和足球烯的反应来举例,因为这类古怪的新发现的反应都与它是同样的反应机理。)

首先,认识一下超酸:H(CB11H6CL6),足球烯即碳六十:C60。在反应中C60得到质子,形成一种新型的离子化合物:[HC60][CB11H6CL6]。我们的确从这个反应中看到了让质子在化学反应中转移的希望。但是我们也知道质子的电荷要与核外电子平衡。我的意思是作为典型的一个离子反应(虽然不常见,但是典型的离子反应。)这个反应的逆反应固然可以进行,单从这个反应来看被压缩的物体一定可以复原,但当电荷的聚集量大了,势必引起核外电荷排部的巨大变化,构成更多的电子层,更多层电子云,如RALL前辈所原的形成超大型的原子,便无法进行逆反应了……那么如果我们还想将它复原则又是一个超巨大的核反应,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4,根据安培的分子环流假说,的确可能制造类似RALL前辈描述的仪器,但功率却远没有那么理想。由于地球形成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也只有B=0.4T,而一个交囊能有多少摩尔的电子,每一个电子的电荷量又只有1.6乘以10的—19次方库仑。那么即便交囊里所有的电荷都定向移动(分子环流假说和形成电流的原理类似。)也没有可能托动汽车房屋之类的东西。

至于RALL前辈所说的异次元空间和缩小光线……由于RALL前辈的文中没有讲述制造这些的科学依据,我实在找不到突破口辩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7 18:56:38编辑过]

发表于 2004-7-9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反应的逆反应固然可以进行,单从这个反应来看被压缩的物体一定可以复原,但当电荷的聚集量大了,势必引起核外电荷排部的巨大变化,构成更多的电子层,更多层电子云,如RALL前辈所原的形成超大型的原子,便无法进行逆反应了……那么如果我们还想将它复原则又是一个超巨大的核反应,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如果把这些空隙划分给每个原子,让它们平均占有一部分区域,则平均占有的区域大小应该在1026~27这个数量级上。也就是说某固体内,只有1/10的区域为空隙,即可压缩区域]

一、关于压缩

  按照内鲁的说法,原子间只能保持原来的原子半径而聚合存在。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子间的键合在保证电子不脱离核的情况下,可能有多种方式。目前多数人接受的应该是VSEPR理论。该理论认为分子间的键合是由于不同原子的电子轨道相互发生杂化所致。那么,让我们来设想这样一种杂化轨道,它不同于现有的任何如dsp2,sp2d3等常见杂化轨道,它形成的键也并非经典化学键理论中的σ键、π键或δ键等,而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杂化键,该种键的特点是键长短,键能高。暂称此种键为ω键。

根据现有数据,原子核的体积极小,半径大约只有原子半径的1/10000至1/100000,假设键合后使核间距还有原子半径的1/400(尽管键强我们还是必须考虑核间斥力的存在,这个值已经大到可以忽略原子核半径了[1/300>>1/10000]),然后计算一下这样能够让胶囊缩到多小。

假设原来排布时原子的核间距为游离原子半径的1/2(实际上通常大于此值)。

∵r(缩)=r(原)/200 V=4πr3/3

∴V(缩)=V(原)/8000000

假设V(胶囊)=26cm3

有V(房屋)=200.495m3=200495000cm3 则V(房屋)是V(胶囊)的7711346倍。

就算原来排布中原子已经是紧紧挨着(实际上根本不可能),26cm3的胶囊(按球体算其半径仅约2cm)也足够放下一个200.495m3的房屋,更何况原来原子排列时距离远比此处假设的大,则缩小后的大小更是不到10cm3了。还有,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体积这么大的房子,实际存在物体的体积远远小于房子(有谁家的房子是实心水泥块?),所以这个假设就更可以成立了。

二、关于复原

现在让我们基于ω键的设想来继续实现复原。我们当然不能用一般的材料来制作里面用的电视机、电脑等用品,毕竟它们要能在缩小后还原。为了解释为什么能让缩小的键还原,我们必须先从晶体的构造角度入手。

让我们先从电视机讨论起。众所周知,制造电视机外壳的材料是聚四氟乙烯。显然,聚四氟乙烯是分子晶体,它的分子间以范德华力互相吸引。为了使新型材料能够记忆形状,我们应该在聚四氟乙烯的构造上做一定的改动。

按照ω键的设想,在分子展开后,如果不外加任何因素,它应该膨胀起来,最后变成一个大球。现在让我们假设有一些分子a1~an在电视机屏幕的一个角的顶端。则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让该分子能够将与其相邻的两个大分子向两个方向推开(使多个分子可以连接成一个接近弧的形状,而从宏观上完成一个漂亮、光滑的弧角)。这种效果可以用如下的假设实现:让我们通过亲核取代替换掉分子中的一个F原子。设取代后的基团为—R。我所设想的原理,是让该基团具有一定的偶极负电荷,然后以偶极产生的取向力来排斥两边大分子链上的F原子。而这种排斥效应,则可以通过整个R代聚四氟乙烯长链上F原子p电子的共轭效应得到完美的传递。为使该基团能尽可能多地加成在聚四氟乙烯长链的两端,应选择位阻较大的基团。

这样,通过此种排斥效应(暂称为偶极排斥效应)来控制原来的某些分子的转角,就可以达到记忆形状的目的。而且,不同的基团所带来的有差异的偶极排斥效应,还可以记忆不同的形状,由此达到冰箱、沙发椅等其他物质类似的形状记忆。

[变幻胶囊把建筑,汽车,飞行器之类的东西收在里面。然后人们再把这些交囊收起来……成吨的钢铁,轻轻地一抓就起来。那么赛亚人在地球人眼里就什么也不是了。]

对于内鲁的这句话,我只能说:在上面的科技研究允许下,胶囊可以为人类节省有限的生存空间,这是它最大的实用价值。至于如何使那些东西便于携带,完全可以在房屋、家用品的制造材料上下文章,没有人逼你像雪山飞狐里的小铁一家住在防毒的铁屋里;何况当今社会本来就已经处于矿物资源耗尽的危机中,以此胶囊技术来吸引大家放弃钢铁等矿物材料,而转向研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作为房屋,这样收到的效果不也很好吗?


发表于 2004-7-12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才……[em65]我郁闷……)

VSEPR(valence--shell electron--pair repulsin)即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认为价电子对尽可能的远离。把分子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层视为一个球面,就可以得到价电子在价电子层的分布情况。可以说是轨道杂化理论的逆运算。轨道杂化理论指在周围原子的作用下根据原子的成键要求,将原子中原有的参与成键的,能量像近的轨道线性混合成新的原子轨道,该过程称为轨道杂化,新轨道为杂化轨道。

不容置疑,VSEPR和轨道杂化理论的确是确定分子构型的极为有效的手段。RALL前辈是打算让轨道混合后形成极高能的键,以拉近核间距离。是个精彩的设计!但为了体积大副缩小的目的,RALL前辈所设计的键长……这个……可以说是违反原子间成键的规律的……,RALL过于夸大了轨道的混合程度,以至于违反了一些基本原则……

不论是VSEPR理论还是轨道杂化理论都是价电子的分布与变化规律。正如RALL所说,原子半径只有级少部分是质子中子所占的。其余部分为电子云所围成的区域。随原子序数增加,核外电子数增加,电子层成阶梯性增加。价电子层为最外层。当两原子成键时只能有价电子层的轨道混合。混合后该层达到8电子稳态,但其稳定性仍比不了内部其他个稳定层。即是说此外层或更靠内的电子层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并不是说电子不能跨能级运动,原子物理是承认电子可能跨能级运动的(该过程会释放大量有害射线,伴随能量变化,且级不稳定。),但跨能级成键是绝不可能的。这就是轨道杂化理论中“参与成键的,能量像近的”着两个条件的意义。由此看来价电子理论上可配成的键能最大,键长最短的键是碳族元素与碳族元素形成4跟键。事实上最短的就是氮氮参键了,即使是存在四键,根据上述成键的规律也只会和σ键,π键,δ键的长度在一个数量级上。即0.100nm这个数量级。那么,RALL前辈所设计的那样短的键长便不可能出现了。这种设计违反了原子成键的基本规律。

同时,轨道杂化理论明确指出,杂化过程是线性组合,不以空间的杂化形式存在。可以说明键长的确小于两原子的半径只合,但并不是原子的半径就此减小了。形象的看好象是两个球体有共同的部分,但球体的半径并没有减小,计算结合体的体积时应该是用两个球体的体积和减去重合部分。这个值是远远大于以键长作为球体半径所算出的结果的。它的数量级在10的—27次方,所以即使成键后缩小对整体也不会有多大影响。则r(缩)=r(原)/200决不可能出现。如果是想让所有原子都成键相连从而达到公用面积极大的效果,则物体为原子晶体,以单键的形式成键,而单键是比较长的,这与RALL前辈的初衷便背道而驰了。

现在我们知道,原子与原子之间可以由共同占有部分体积而使总体积有所减小,但这绝不会是数量级的变化,r也不会有多大变化,总体积变化是小的。RALL前辈所设计的ω键也不可能出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12 16:13:20编辑过]

发表于 2004-7-15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内鲁同学提到了价电子层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先理解电子层的确切概念,再来对轨道间的杂化做一个确切的解释。

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用奥地利科学家Schödinger的方程波函数ψ描述,一组量子数n,l,m决定一个波函数ψ(n,l,m),俗称轨道。欲完整确定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还要一个自旋量子数m(s)。根据轨道能量是量子化的概念,可以推得:核外电子是按能级的高低分层分布的;这种不同能级的层次,称为电子层。若从统计观点来说,电子层是按电子出现几率较大的区域离核的远近来划分的。主量子数正是描述电子层能量的高低次序和电子云离核远近的参数(但不是绝对参数,后有说明)。主量子数n所划分的电子层,也就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所接触到的K.L.M.N.O.P.Q七个大的电子层,每个电子层上的电子,除最外层以外,达到饱和的稳定状态。然而,电子实际在空间中的排列远没有这么简单。如果只有七个大的轨道,那么根据量子力学的计算,每条轨道上最多只能容下两个自旋方向不同的电子,否则极为不稳定。但实际上,每个大电子层里可容纳的电子数量完全不同,可能如K层只有2个,也可能如O层达到32个。经过高分辨力的分光镜研究发现,一些元素原子光谱的一条谱线往往是由两条、三条或更多的非常靠近的细谱线构成的。这说明在某一电子层内实际上还存在能量差别很小的若干个亚层。因此,除主量子数外,还要多用一个参数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能量,这个量子数称为角量子数l。l值受n值的限制,不能超过n-1,其符号与光谱学规定的亚层符号相对应,如l=1为s亚层,l=2为p亚层等。另外,l的每一个数值还决定了电子云的形状,如l=0表示圆球形的s电子云,l=1表示哑铃型的p电子云,l=2表示花瓣性的d电子云等(见图1)。但是,如果这样解释的话,O主层对应的n=5,则l只有1-4,按每个轨道两个电子来算还是只能容下8个电子,仍与实验的32个不符。经过研究发现,激发态原子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原来的扑县会分裂成若干条。这表明在同一亚层中往往还包含着若干个空间伸展方向不同的原子轨道。为了描述这种方向的不同,我们引入磁量子数m。m的取值范围为[-l,l]的整数,如l=0时m=0,表示s亚层只有一条轨道,l=1时m=0,±1,表示p亚层有三条轨道。根据这样的计算,O主层n=5,应该有1+3+5+7=16条轨道,每条轨道2个自旋方向不同的电子,共32个,与实验值恰好吻合。最后的自旋量子数m(s)只代表电子在轨道上的自旋方向,由±1/2取值。(本来要放图片的,但是懒得找相册了……哇咔咔卡)

在辩稿中,内鲁同学说,当两原子成键时只能有价电子层的轨道混合,更靠内的电子层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显然,此处价电子层的概念很模糊,究竟所指的是单一的亚层呢,还是由主量子数所划分的大层呢?如果说内鲁同学所指的是单一的亚层的话,那么请问你要如何解释羰基配合物中的反馈Π键呢?在羰基配合物中,如Ni(CO)5,在配体中作为配位原子的是C原子,它除了向中心原子Ni的3d亚层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以外,还要接受Ni上的一个反馈到C原子空着的p轨道上的电子,这种情况称为形成了反馈Π键。显然,此种化学键成键时就同时混合了d和p两个亚层,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价亚层”。反之,如果内鲁同学所指的是由主量子数所划分的大层的话,那么请问你又要如何解释过渡金属离子中ns和(n-1)d亚层由于能量接近而同时成键的现象呢?此处的ns和(n-1)d两个亚层显然分别处在两个不同的大层(n和n-1)之中啊!由此可见,成键时只能有价电子层的轨道混合,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化学键理论。退一步说,如果内鲁同学认为参与成键的就是价电子层的话,那么“两原子成键时只能有价电子层的轨道混合”的说法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至于更靠内的电子层不会受到什么影响,这显然是更加错误的。仍以Ni(CO)5为例,如果说成键之后C原子靠内的电子层未受到什么影响的话,那么C-O之间还保持原来的饱和状态,这样Ni和C的键怎么可能牢固存在呢(C-O都已经饱和了啊!)?显然,外层的成键对内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否则怎么可能有[Fe(CN)6]3-离子这样稳定常数(指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体生成配合物反应的平衡常数)高达10的42次幂的物质存在?以这个稳定常数算出的离解自由能变的值甚至比配离子CN-的离解自由能变都要大上10个数量级以上(在热化学中,自由能变为负表示该反应能自发进行,而且负值越大表示该反应进行的趋势越大;为正表示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而且正值越大表示该反应进行的趋势越小,此处两种分子的离解自由能变均为正值)。

其次,内鲁同学表示跨能级成键是绝不可能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能级这个概念做进一步的解释。实际上,决定能级高低的因素就是亚层。在没有外加磁场的情况下,同一亚层上的所有轨道都属于同一能级。即使在有外加磁场的情况下,由于伸展方向的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别也是极其微小的,以至于其能量差尚不能构成级差,亦可称其仍属于同一能级。因此,跨能级不可能成键和不同亚层不可能成键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已经在前面的讨论中被否决了。的确L. Pauling理论指出只有能量相近的轨道才能发生杂化,但此处的相近并不表示此轨道须在同一能级。实际上,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n-1)d和ns、np的能级差越来越小,往往在五周期之后,原子间成键时均是这几个亚层上的轨道同时成键的。这也可以解释特长周期元素往往显示高氧化态(+7甚至+8如OsO4)的现象。

至于内鲁同学对于我的计算过程的质疑,我想这是由于内鲁同学没有理解我的计算过程的缘故。内鲁同学表示r(缩)=r(原)/200决不可能出现。请注意根据ω键的设想是键合后核间距为核半径的1/400而不是1/200,故我并没有拿键长直接当半径来算,只是将400/2以定性地分析两核重合部分。严密的数学计算十分烦琐,也没有精确到此程度的必要。

在我所假设的ω键理论体系中,我所强调的不是成键时进行轨道的随机组合,而正是以能量相近对应的方式进行多重杂化,通过电子反馈的理论建立三键以上的化学键。内鲁同学所提出的关于VSEPR的各种理论显然并不具备实际性,也不能成为用于反驳ω键设想的理论基础。

发表于 2004-8-22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龙珠理科辩论大赛结束很久了。作为答应过午夜大人的事情,我现在才开始写这篇评论,实在很惭愧。 我的出口不慎,结束了这次精彩的辩论。至少我是这么看的,非常的抱歉,诸位。(我本想自切的,可是实在没有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我一直没有办法从自责中离开。Rall前辈给了我很多帮助,内鲁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我不知道怎么说,说什么。一句:对不起。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我要开学了,即将面临的高三使我将很少有机会回来这里。朋友们,我很遗憾。我想,我原来受内鲁的影响,喜欢上龙珠的故事;而这里的朋友们对我的影响,使我热爱上龙珠。 我必须抛开私人的情谊,以科学的精神看待这次辩论,这样才不会辜负大家,也不辜负我自己对龙珠的热爱。

那么我就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这次辩论中每一次经典的交锋吧。

内鲁的才华是无须怀疑的,他一出手,就用很精密的计算指出了胶囊技术最大的三个困难:空间,质量和结构,这个是非常凌厉的一招。他的计算虽然精确,但是依据的理论有一定的问题。如下: 首先是不同物质的空隙多少是不同的。我们知道,即使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也有一定的隔音和隔热层,这些层都要用到空心砖的结构。并且墙的厚度是0.6米,这个数据本身不大合理,大家看一下我们住的房子就知道了。况且在那个时代,很可能会有更轻,更薄的材料来满足保暖和强度的要求。内鲁的这些计算虽然精确,但是他显然夸大了体积的不可能。同时大概也有质量上的吧。 可是无论如何,他有一个思想是非常成功的,就是:胶囊要在地球表面,或者类地球表面的状态下,压缩大质量,结构复杂,大体积的物体,而且要保证压缩和还原的实现,是非常不可能的。

(老实说,我和RALL前辈的风格迥然不同。辩论的时候我孤注一掷,破釜沉舟,一次说一大堆。RALL前辈却是细水常流,稳扎稳打,性情上我自先输了一分。)

大家一定见过这句话,这句话可是我意料之中的。呵呵,以我对内鲁的了解,他希望有真正的战斗,而不喜欢慢热,他这句话以退为进,让Rall前辈再无保留,全力以赴,实在是处心积虑啊......(我想注明这个是玩笑的,可是我自己却不把它当玩笑,也许内鲁的本意是开玩笑吧,或者他什么也没想,呵呵)

Rall前辈当然不会象她自己说的那么可怜,她很清楚内鲁的可怕,也知道自己的困难。她用了很多的假设来解决内鲁的三个困难。

她的屏蔽范德华力的思想现在看来是不可行的,因为范德华力是分子间作用力,它在地球表面的环境里有很强很明显的效应,本质是电磁力。电磁力的屏蔽是在相距很近的分子间,比如说胶囊里,所办不到的。即使科学再如何发展也办不到。也许有人说我的话太绝对但是不能证伪,所以是不可信的,但是我坚信这一点。

连接异次元空间的装置是最巧妙的一个了,我也曾经写过文章评论弦论对于胶囊的前景,希望午夜大人一起把链接贴来。但是弦论目前遇到很大的困难,以至于它在联系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时出现悖论。我仔细研究后仍然没有解决的办法。不过如果Rall前辈可以把一些理论拿来详细讨论的话,内鲁一定会被创,虽然我现在无法预测他的防御力。不过这个思想真的太有前途了,也许在可见的将来就会有呢~

我觉得最郁闷的就是那个缩小光线了,它本身就是胶囊啊......抓狂ing。如果已知有这种光线,胶囊就不需要讨论了......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所以原子是化学反应的最基本单位了。在这个意义上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间转移质子是违背我们定义的化学反应的。所谓质子的转移,仅仅指氢离子,这仍然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分子环流产生抵抗地磁的力是很好的想法,虽然确实有漏洞,但是我认为内鲁没有抓住。这里面最大的漏洞并不是内鲁说的功率不够理想,而是地球表面的地磁力与重力的方向是垂直的,不可能互相抵消。内鲁这次的计算并不能使人信服。

总的来看,Rall前辈这个回合失误很多,但是她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有些是很有前途的。但是她没有深入的讨论,所以没有给内鲁实质性的打击。反而由于看到了内鲁第一个回合最后一句话,真的毫无保留,中了内鲁的计,我不得不说比克大魔王好阴险......

可是比克方面也没有抓住Rall前辈的弱点进行有力的还击,也许是天神一时手软吧。但是这个战局真的是变化太快了,谁也没有想到Rall前辈会突然实力暴增,就象西鲁变成完全体一样。后面的事情真的令我太意外了,我就是察觉这个情况后才来到这里的。

关于下一个回合Rall前辈的辩论,简直使我目瞪口呆。她看上去很完美的解决了三大问题,也就是前面说的体积,结构和质量。

但是我是说看上去很完美,这个ω键理论的缺点在于实现方法过于困难,而人类技术的进步无法解决这些困难。首先,电子间互斥力是非常强的,我们很难想象把固体压缩所需要的能量。ω键再强,它的强度也是一定的,但是原子核间的距离小到1/400这个程度时,核间的弱力就不得不被考虑进来,就算这时的ω键比这时的弱力加上电荷斥力还要强,也很难维持稳定了,但是化学键怎么可能比弱力还要强呢?这两种力相差十多个量级啊。况且这时电荷间斥力和弱力在坐标系中都几乎是以直线上升的。

可是Rall前辈的还原设计是非常好的,已经接近于一种理论模型了。我虽然想象不到这样的一种材料,它的性能可以适应这样苛刻的要求。但是正如Rall前辈所说,胶囊真正的意义在于节省人类有限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前辈的想法是无懈可击的。漫画中的胶囊可能是一种夸张(更可能老鸟也没想太难为读者^_^)

这之后的辩论我已经无奈了,完全超出了我本人的理解范围,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但是二位都没有注意到的是:原子是必须电荷守恒的,也就是正电荷等于负电荷。就算所有的电子都被杂化了,体积能减小那么多么......数学不好不理解啊,因为二位的想法都是不太极端的条件下的理论,这个时候所有的粒子都应该是守恒的。

限于本人所知,也只能谈这么多了。我想说的是,天才~~~~~

辩论是要有个胜负的,内鲁同学确实是败了,他太注重于计算,而忽视了观察到的事实和地球的物理环境,否则并不是没有机会。可是作为他的同学来讲,我们同为高二的学生,能够接触到这样的理论,可以和前辈这样的高手过招,实在是很荣幸。内鲁的失败我想其实并不说明什么,他已经很尽力了。要怪只能怪前辈变身后实力太强......

总之,这次辩论是精彩的,我要为二位祝贺。他们经过战斗也许都变得更强了吧。我的评论就到这里,前面有一年的高三在等着我和内鲁,那肯定比这次辩论要艰难的多,残酷的多。大家祝福我们吧。


发表于 2004-8-22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感谢小弗终于把这篇文章给贴出来了。

但是我要说,我不是变身,而是合体了!找到了位强有力的辩论指导者,在他的帮助下,我不至于输得太难看。当然我不是为了要与内鲁一较高下,因为这本身是没意义的,我只是不希望一个决赛因为我这种没学过理科而对理科知识丝毫不了解的人,而变得那样难看。

所以,以下是我的辩论指导者,卡卡西同学,写的评论

龙珠科学辩论赛最终场评论

由中国龙珠论坛发起的“龙珠科学辩论赛”在历经多轮淘汰之后,在最终场总算开始充满了纯科学的味道。当然,这场决赛的理论程度确实是已经BT得让人难以忍受,毕竟午夜大人出了个偏向性这么强,技术又这么尖端的问题,一般人恐怕都会受不了吧?不过,两位辩手的精心准备,还是在这个偏向性极大的比赛里创造了精彩的悬念。不可否认两位能够杀入决赛的辩手都做了非常精彩的辩论,各帖回复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但应该指出的是,两方辩手在回辩或立论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误,在此应该客观地承认。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Rall辩手的表现。

在第一轮中,Rall辩手犯了个对于辩论来说很致命的错误。一般的辩手在辩论赛中最多使用两次假设,通常只用一次,而Rall辩手在整篇辩论稿中,连续多次地运用假设来立论:“我们可以设想……接着,我们来做另一个假设……再假设……再一个假设……我们假设有……”。用过多的假设来立论,尤其是对于理科辩论,是非常不利的。很显然,只要其中一个假设的科学性受到质疑,整个理论链条就会遭到致命的打击。而且更糟糕的是,除了最后关于质子转移和安培分子环流外,Rall辩手的假设几乎都没有提及能使他的假设成立的依据。比如,在第一轮回辩的一开始,Rall辩手就假设存在一种可以屏蔽范德华力的粒子。可是,他只说这种粒子能够屏蔽范德华力,却没有论述该粒子可能存在的科学依据。这样简单的假设所带来的危险后果立刻就在内鲁辩手的回辩中体现出来了:“没有任何粒子能屏蔽范德华力,它是分子最普遍的性质……”没有科学理论支持的假设很容易就会被推翻,这一点Rall辩手应从此次比赛中吸取教训。

Rall辩手的另一个大问题是用连自己都不能相信的理论去反驳别人。在第一轮的回辩中,Rall辩手甚至引用了异次元空间和缩小光线。这显然是非常不合情理的。就如同内鲁辩手在回辩中所写的那样,“至于Rall前辈所说的异次元空间和缩小光线……由于Rall前辈的文中没有讲述制造这些的科学依据,我实在找不到突破口辩驳”。这种理论不是找不到突破口辩驳,而是根本不用辩驳的。用这种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连自己都不相信的理论来进行回辩,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失误。这种做法等于自己推翻自己的理论。虽然Rall辩手在第二、三轮的辩论都已经避免了这个问题,但开局的这种大失误将会严重地影响自己整场比赛的得分。

对于Rall辩手,以上两个是比较大的失误。此外还有一些技巧问题。首先,面对强项是物理的对方辩手内鲁,Rall辩手选择物理理论作为回辩方向显然是不恰当的。由于Rall辩手并不具备内鲁辩手那样完善的物理知识,在回辩中可以说是必然会出现理论失误的。就算第一轮Rall辩手没有出现上面的两个失误,对于物理知识较为贫乏(至少跟内鲁辩手相比是这样)的他来说,要想超越经典物理立论也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很明显,在辩论中,特别是在与一个你比较了解的人辩论的时候,应该努力避开他的强项立论,这样即使自己的假设中有漏洞,对方也不容易看出。比如在第二论Rall辩手的回辩中,“我所设想的原理,是让该基团具有一定的偶极负电荷,然后以偶极产生的取向力来排斥两边大分子链上的F原子。而这种排斥效应,则可以通过整个R代聚四氟乙烯长链上F原子p电子的共轭效应得到完美的传递”一段,实际上整个聚四氟乙烯分子在空间的排列本来就是树枝一样弯来折去的,根本不是一条直线,而且那些F原子也并没有形成共轭体系(如果F全部在一边就是,但是在一个碳上有两个F时不形成共轭体系),所以也不会产生共轭传递链的效果。不知内鲁辩手在回辩时是忽略了此点,还是他认为只要推翻ω键的假设就能解决这整个理论,总之在他的回辩中没有对此点的评述。但我私自认为,以内鲁辩手的风格,想必发现了对方的漏洞,一定会在回辩中给予反击吧,故此回辩用对方不熟悉的理论来掩盖问题的做法应该说还是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上是我个人对Rall辩手的一些评价。

下面再来看看内鲁辩手的表现。

在第一轮的辩论中,内鲁辩手的立论明显比Rall辩手严密得多。内鲁辩手的立论,首先从理论方面进行了定性分析,论证了压缩胶囊从理论上就不能成立。但为使理论更加完备,又从定量计算的方面,再度对理论作出补充。但在定量计算之后,似又感觉该理论还有一些疏漏之处,又继续补充上“如果硬要把它们挤进去,也还是有办法的……”一段,并否决掉这个“疏漏”。最后,内鲁辩手不但论证了压缩不能成立,还否决了胶囊的实际可行性。“成吨的钢铁,轻轻地一抓就起来。那么赛亚人在地球人眼里就什么也不是了”一句,既充满幽默的语言特点,又达到了驳击对手的目的,是内鲁辩手高辩论技巧的表现。在第二轮的回辩中,内鲁辩手再次表现出极强的逻辑思维,回辩稿条理非常清晰,分列数点,逐一批驳。同时,在回辩的过程中,为使理论说明更为完善,内鲁辩手还引用了超酸和足球烯发生化学反应的例子。至此,应该说内鲁辩手的辩论从回辩处理的技巧上看都是非常干净漂亮,无可挑剔的。

但在接下来的第三轮中,内鲁辩手犯了和Rall辩手类似的错误:贸然用自己不熟悉的理论进行反击。可以从第三轮Rall辩手的回帖中看出,对于化学,内鲁辩手的了解的确没有物理深入,以至于提出的一些理论存在难免的漏洞。很显然,如果内鲁辩手在第三轮一开始就从回辩中将话题引回物理理论上的话,就不会出现现在这样较为被动的局面。当然,可能理论中的漏洞会有一些客观原因,但不论怎么说,内鲁辩手没有以物理理论做出反击,是一个比较大,而且可以避免的失误,最重要的是,这个失误很可能最后就会影响内鲁辩手的得分。当然,从整个比赛来看,内鲁辩手辩论上各方面的能力都是非常优秀的,不仅拥有坚实的物理知识基础,而且善于从辩论稿中发现问题,并准确有力地给予还击。这一点在辩论赛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如果内鲁辩手能够更加全面地加强整个理科层面的知识积累的话,相信这场辩论赛将会更加精彩。

以上是我对两位辩手的评论,至于对题目嘛…午夜大人出的题嘛…大家自己想好了…

———————————————————————— 对于午夜大人出的题目,偶觉得实在很大的偏向性,十分不适合用做辩论题目。 不过我还是很感谢这场比赛,让我了解了很多理科方面的知识(那段时间真辛苦),努力接受很多从来不知道的新东西……而且还认识了内鲁和小弗,觉得很高兴。比赛是快乐了~希望我下次也能有好成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22 20:19:22编辑过]

发表于 2004-8-22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短笛/内鲁/神,在这场比赛中输的心服口服。对于这次比赛中有关化学的很多理论就只有听说而已,根本不具备足够的知识。所以匆忙地去翻阅哥哥的大学课本,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下回辩,以至于千疮百孔。对于RALL前辈的知识和口才,短笛/内鲁/神表示由衷的钦佩!

同时,感谢RALL前辈给予短笛/内鲁/神的学习的机会。能够认识到自己在辩论中出现的错误便是失败的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短笛/内鲁/神已经在理论知识上取得了些许进步,于是越发地感谢RALL前辈和这次比赛了。

总之,比赛的过程,比赛的结果,赛后的学习反思,认识到问题所在,都很令人愉快。


发表于 2004-8-27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知道今后的事呢,如果有的话.那么我想要=到3000左右的事情了,我认为应该和脱水食物有关吧.


发表于 2004-8-27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我写回辩时也考虑过脱水食物做例子,但是无法把物体缩小到那么小啊

 楼主| 发表于 2004-9-4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恶!谁给我这个帖子扔鸡蛋了!!!杀!

发表于 2004-9-4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都完了,干脆锁了算了


发表于 2004-9-12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午夜格古洛在2004-9-4 17:15:16的发言: 可恶!谁给我这个帖子扔鸡蛋了!!!杀!
= = 爸爸........一个鸡蛋罢了.......不用大惊小怪拉~~~~~

发表于 2004-9-13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午夜格古洛在2004-6-30 22:34:47的发言:

另外还是提醒大家注意一下: 这是辩论赛,所以请非参赛者不要发表对论题的评论。回一张,删一张

看到上面的那句话绝对会有人不平衡~扔鸡蛋就不怎么奇怪了~

发表于 2004-9-14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午夜格古洛在2004-9-4 17:15:16的发言: 可恶!谁给我这个帖子扔鸡蛋了!!!杀!
看见你这么激动,我不得不给你多扔一个鸡蛋,哇哈哈哈哈哈哈哈(找死中)

发表于 2004-9-16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超强写手啊!!!特别小若~


发表于 2004-10-16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36249473在2004-9-14 21:29:17的发言: 看见你这么激动,我不得不给你多扔一个鸡蛋,哇哈哈哈哈哈哈哈(找死中)
哇 哥哥胆子好大

发表于 2004-10-16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晕,结束后都可发帖评论了 -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龙论666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DBCN七龙珠网 (苏ICP备13043741号)

GMT+8, 2024-4-26 23:27 , Processed in 1.0530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22 DragonBallC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