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珠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龙论666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59|回复: 39

宇宙的数量级(绝对震撼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5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悟空の格古洛 于 2016-8-4 07:12 编辑

10亿光年 十亿光年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光速是所有速度的极限,每秒299792458米,能在眨眼间绕地球七圈半。光跑一年所度量出来的距离就是一光年:365*24*3600*299792458=9454254955488000米,约等于十万亿公里。当我们看到十亿光年以外的星星时,映入我们眼帘的那束星光已经在茫茫宇宙间飞奔了十亿年。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仅仅是它十亿年前的样子!现在的它究竟如何我们只有再等十亿年才能看到……不寒而栗!普遍认为宇宙诞生到现在有150亿年,所以我们可能观察到的最广阔宇宙空间的半径只可能在150亿光年这样的范围之内。按照现代科学家的观点,我们的宇宙像一个沸腾膨胀的大锅,恒星聚成星系,星系又构成星系群。看似不变的恒星、星系在其中不断地生生灭灭。我们能感知的宇宙有多大呢?简单来说,太阳系只是银河系2000多亿颗恒星里普通的一员,而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银河系有2000多亿个,其中最远的离我们有百亿光年之遥。至于我们的宇宙之外,宇宙创生大爆炸之前还有什么目前还不能臆想猜测。 1亿光年 现在我们把视野缩小10倍,宇宙看起来还是空空如也,只有一些点点“星”光。可是,那些点点斑斑的真的是恒星么?当然不是,这些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类似于我们银河系的星系。据科学家研究我们的宇宙来源于一次大爆炸,当这个世界稳定下来后,大量的星系基本上呈立体的网状结构,网格中间是一些巨大的空洞,有点像海绵一样,我们的银河系只是这些网格上的一个小小元素。 1000万光年 把眼光再降低一个数量级,那些点点看起来依然象是星星哦!^_^ 把眼光再降低一个数量级,那些光点看起来依然象是星星。既然是网格结构,我们的银河系附近自然也有很多星系伴随,最大的当是距离我们230万光年的仙女座漩涡星系M31。这个星系比我们的银河系还要大一倍,在黑夜里很容易在仙女座方向看到,M31也是人类能用肉眼看到的唯一河外星系。我们现在看到的光芒还是在230万年前发出的,那个时候人类的祖先也许刚开始研究钻木取火。仙女座星系目前正在以每秒百来公里的速度与我们的银河系接近,科学家估计未来几十亿年后会和我们银河系来个大碰撞,合并成一个巨型星系,如果我们能永生就会看到那个壮观的场面。 295 ㈩ ㈩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悟空の格古洛 于 2016-8-4 07:12 编辑

100万光年 近些,再近些。啊!什么呀,这么面熟?这就是你所说的“星星”么?是星星,一堆星星。我们管它叫银河系。 这是银河系,我们的家园。来个特写,茄~~子~~~ 在10万光年这样的数量级下,我们就看见了整个的银河系。事实上,银河系的直径就是十万光年。真有哪位能发明个跟光速一样快的飞船,从银河系的这边飞到对面,就要十万年的时间!在这样漫长的旅程来看,人生不过朝生暮死,蜉蝣一般。但这只是对相对于银河系静止的观测者而言,船上的人员感受到的旅程其实只有数分钟。 夏夜在内蒙的草原上,平生第一次如此清晰的看见了银河,一条黯淡的光带横亘夜空。由此就能够大致估计出我们的位置,如果把银河视为一个巨大的扁盘子(饥饿者也可把它视为大饼,麻酱白糖的^_^)。我们就是应该在这张扁盘子的平面上。否则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高于或低于它,那么看到的夜空就会显得一半亮一半暗,而不是象现在这样银河光带般亘在天幕中,星星比较均匀地分布两侧了。 事实上现代研究也得出这种结论:我们的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螺旋翼内侧的边缘,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2.5万光年。于是,我们把视野收回到1万光年的数量级,聚焦在银河系若干触角般螺旋翼中的一条上面。 915 ︺ ︺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悟空の格古洛 于 2016-8-4 07:12 编辑

1千光年 再近点,眼前还是密密麻麻的恒星。在太阳附近几百光年范围内不均匀地分布着大约3千多颗恒星,它们是太阳的邻居和伙伴。太阳系的形成与超新星爆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太阳附近有过一次或几次超新星的爆发。一方面,太阳本身可能形成于被一个或多个超新星爆发所污染扰动的星际尘埃云中,另一方面,在太阳系形成后,附近也可能发生超新星爆发事件,这种情况下爆发所产生的高能辐射会破坏地球大气的臭氧层,大量的太阳紫外辐射将直接影响到许多物种。普遍相信,自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形式的大约6亿年前至今,先后至少出现过5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而银河系中大约每10到100年就有一次超新星爆发。我们应该庆幸,至少从人类的祖先开始直立行走到现在的500万年里,太阳系附近恰好都没有超新星的爆发。 星空看似密密麻麻,其实银河系外围旋臂上的恒星密度还是非常低的,太阳附近的恒星分布类似于彼此相隔960公里的一些乒乓球,也就是说这些恒星彼此接近的几率极小。但银心附近的恒星密度就高得令人难以置信,与太阳附近的恒星密度相比,前者是后者的100万~1000万倍,类似于彼此相隔1000~100米的乒乓球,在那样的环境下,很难想象恒星还能维持稳定的行星系统,生命的演化也就几乎不可能发生。 923 ㄢ ㄢ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悟空の格古洛 于 2016-8-4 07:12 编辑

1光年 繁密的星空中我们的太阳已清晰可见。其实太阳在银河系里只是一颗很普通的恒星,既不太大,也不算太小,稍有点特别的是银河系里很多恒星都是双星甚至三星系统,也就是说一个太阳系里有多颗恒星,它们绕着共同的质心转动,有点像在跳交际舞,而我们的太阳系里只有一颗恒星----太阳。恒星辐射出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其中心的核反应,反应产生的辐射压力与引力平衡时,恒星的体积和温度不再明显变化,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演化阶段。恒星在这一阶段停留的时间最长,占其生命的主要部分,可以称为"壮年期"。目前银河系观测到的恒星90%处在这一阶段,包括我们的太阳。这一阶段的具体长度取决于恒星质量的大小,质量等于太阳质量的15倍、5倍、1倍、0.2倍的恒星,处于主序阶段的时间分别为一千万年、七千万年、一百亿年和一万亿年。当恒星核心部分的氢将要耗尽时,产能过程停止,辐射压力下降,星核将在引力作用下收缩。收缩产生的能量将使温度压力再次升高,引发氦的核反应,3个氦核聚合成1个碳核。类似的过程继续下去,将合成氧、硅等越来越重的元素,直到最稳定的铁为止。这一阶段的恒星经历多次的膨胀收缩,光度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可以说是恒星的"更年期"。 再走近十倍,太阳已经越来越清晰突出。从人类赖以生息繁衍的地球向外看,天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给世界光明和温暖的太阳。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直径约140万千米,是地球的100倍,总质量更是地球的33万倍。太阳不存在固态表层,它不会像地球那样整体自转。太阳的平均密度1.4克,比水大一些,但是太阳里外的密度是不一样的,外壳大部分为密度很小的气体,越往里物质越稠密,核心的密度超过160克,比黄金的密度还大得多。太阳每时每刻都在稳定地向宇宙空间发射能量,其中只有约22亿分之一的能量,以辐射形式来到地球,成为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有趣的是核反应产生的光子从太阳中心到达太阳表面要花一百多万年,可以说我们平时晒着的是很古老的阳光。太阳并不是永生的,它现在的年龄为46亿多年,主序阶段已过去了约一半的时间,还要50亿年才会进入红巨星演化阶段,那时光度将升高到今天的好几十倍。太阳外层会膨胀到目前的火星轨道附近。横亘大半个天空的火球是很恐怖的景象,地球的温度也将升高到今天的几十倍。 越来越接近太阳系,我们在密密麻麻的星星中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终于找到了它!太阳系的9大 行星由内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和冥王星(pluto),冥王星以外是神秘的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在那里有大量的冰冻物质包裹着太阳系。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3.0克/立方厘米),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内部成分主要是硅酸盐,具有固体外壳。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及冥王星称为类木行星。它们都有很厚的大气圈,其表面特征很难了解,一般推断,它们都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在火星与木星之间还有十万个以上的小行星,它们可能是由一颗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由于某种原因未能聚积成为一颗行星的石质碎块。 再放大十倍来观察以繁星为背景的太阳系,说是繁星,其实太阳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都是在4.22光年开外的。图中的亮点仅仅只是背景上离得八丈远的星星,并不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形成至今已有46亿年,然而太阳系的成因众说纷纭,大致可归结为两大阵垒----灾变说和星云说。灾变说认为太阳系大体是在一次突然的巨大的剧变中产生的,太阳先于行星和卫星形成。星云说则主张整个太阳系都是由同一块星云物质凝聚而成的。从最近半个世纪的观测来看,星云说得到了更多证据的支持。 563 ら ら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悟空の格古洛 于 2016-8-4 07:12 编辑

10亿公里 数数看,图片里被圈住的是谁的轨道?水、金、地……原来是地球的轨道!科学家通常认为包括地球、水星、金星、火星在内的石质行星都是吸积形成的,宇宙尘团首先聚在一起成为颗粒,颗粒变成砾石,砾石变成小球,然后变成大球,再变成微行星,最后尘埃终于汇聚成了现在行星那样的大小,计算表明一个直径10公里大小的天体演变成地球般大小需要经过大约一亿年的时间。 让我们来仔细看看地球的公转轨道。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偏心率0.0167,公转的平均速度每秒29.79公里。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27',称为黄赤交角。地球由于自转产生了昼夜变化,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又导致阳光照射角度变化,形成了地球南北半球四季的交替现象。 图片上可以清晰看见月球围地球公转的轨道。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见的月光是它反射的阳光。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很大,夜晚气温在零下120度左右,白天又达到150度左右。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四十八分之一,面积与亚洲面积差不多,质量约为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密度为地球的五分之三。所以月球远不如地球结实。月球表面山岭起伏,陨石轰击产生的环形山密布,没有液态水,几乎没有大气,所以月球是个没有生命的平静世界。有趣的是,由于地球对月球的潮汐作用,月球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方向也都是自西向东,因此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月球固定的一面。 231 Ё Ё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悟空の格古洛 于 2016-8-4 07:12 编辑

100万公里 地球与月球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地球是中心天体,因此一般把地月系的运动描述为月球绕地球运转。实际上地球和月球都是在绕着它们的公共质心运转,公共质心的位置在离地心约4671公里的地球体内,地月系绕公共质心旋转一周的时间为27天7小时43分11.6秒。另外,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其中所谓"潮汐作用"是重要的作用形式之一。由于地月间距离相对较近,潮汐作用更为明显,月球对地球的潮汐作用约为太阳对地球潮汐作用的2.2倍。由于月球的潮汐摩擦作用使得地球自转逐渐变慢,每天时间变长,平均每一百年一天的长度增加近千分之二秒,科学家甚至说地球刚诞生的时候,一天只有5个多小时。同时,由于地球自转变慢,使得月球缓慢向外作螺旋运动,目前月球正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再过几十亿年地球就有可能失去这颗卫星。如果那个时候仍有诗人活着,也会少了一个重要抒情题材。 越过月球轨道我们更清晰地看见了我们的家园----蓝色的地球!虽然我们寄居在这个星球上,长久以来人们对它的了解反而远远少于对宇宙深空的了解。科学家们认为,地球形成于45亿年前,在凝聚星际物质过程中,比较重的金属物质渐渐沉入地核,所以地球的内核是一个炽热的固态铁质晶体球,直径有2400多公里,比月球略小,体积不到整个地球的1%。地球内核温度能达到6000度,压力可达300万个大气压。地核的外层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处于熔融状态的铁流体,这层金属流体的运动产生了地球的磁场。有趣的是,最新的研究表明,地球内核的自转速度要比地壳快不少。 再近一点用一万公里的视野看地球 这个高度已经低于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了。地球并不是完美的球形而是扁球形,极地半径较短,约为6356千米,赤道半径稍长,约为6380千米。另外,卫星的精确测量表明,南极表面比基面凹进24米,而北极的海面比基面高出18米。赤道到南纬 60°之间比基面略高,而赤道到北纬45°之间比基面略低。因此地球的真正形状近似“梨形”。然而,由于它的突凹量和半径之差很微小,故从太空看地球仍是完美的球形。 553 ∵ ∵


发表于 2007-6-15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悟空の格古洛 于 2016-8-4 07:12 编辑

好象没贴完?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从十亿光年到十分之一飞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5 21:11:53编辑过]
295 ? ?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悟空の格古洛 于 2016-8-4 07:12 编辑

以下是引用鹰扬天下在2007-6-15 21:09:56的发言: 好象没贴完?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从十亿光年到十分之一飞米
恩,呵呵。不过因为我只对宇宙有兴趣,所以后面的都没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6 20:32:25编辑过]
293 匸 匸

发表于 2007-6-15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悟空の格古洛 于 2016-8-4 07:12 编辑

简单来说,太阳系只是银河系2000多亿颗恒星里普通的一员,而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银河系有2000多亿个,其中最远的离我们有百亿光年之遥。

没看完全文,因为以前看过,不过这句好象不是原文中的,而且有问题。目前发现的类似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大约是十万个,而不是2000多亿,银河系的恒星大约是1000亿颗左右。直径7万光年。目前发现的最远的星体是类星体,基本上离我们都有百亿光年左右。

一万公里的这个解释也好象不是原文,记得原文是说这个高度距离是神的视角,因为此文是美国人写的,后面是说正对着的就是美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5 21:32:08编辑过]
195 Ⅹ Ⅹ

发表于 2007-6-15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悟空の格古洛 于 2016-8-4 07:12 编辑

还没完呢........后面还要继续的放大到一个人的毛孔细胞里面的分子细胞的最里面去了! 367 ы ы

发表于 2007-6-15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悟空の格古洛 于 2016-8-4 07:12 编辑

还没完呢........后面还要继续的放大到一个人的毛孔细胞里面的分子细胞的最里面去了!

岂是分子而已,十分之一飞米是什么概念?一米的负16次方。比目前发现的宇宙中最小的粒子小多了

581 c c

发表于 2007-6-16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好多讓我看了越加覺得自己好渺小的帖呢 萬物真是偉大 ~~總會有顆和地球類似的有生命行星啊~或許是完全不同有生命的也說不定~~~

发表于 2007-6-16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從小就超喜歡星像學,所以很喜歡看這些銀河系的圖片
(所以國小時,地球科學都考九六、九八分)就是沒有一百OFZ.....
我覺的銀河那麼多,宇宙那麼大
而且加上那麼多的時空
我覺的,搞不好漫畫上的人物,在另一個宇宙搞不好也存在
也有聽說過一個銀河系有不止二個的地球
搞不好真的有貝吉塔星或那美克星等等的....
搞不好我們在漫畫卡通上看到的人物,真實的活在另一個某處的銀行系也說不一定
因為必盡宇宙太大了,大到我們人都無法計算
宇宙是沒有邊的,還加上黑洞裡的世界

发表于 2007-6-16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眼界的好东西呐``喜欢~

~~可是因为帖子不是动态的,而且米音乐,所以米氛围


发表于 2007-6-16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找M-78星云~~~看看偶家的泰罗有没有在认真巡逻~哈哈

发表于 2007-6-16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后面的微观世界的原文叙述: 0.1米

一米的十分之一,也叫分米,我们手所能把握的尺度。相信人类所接触的大部分物体都是在这样一个数量级的。看看你的周围,键盘、鼠标、手机、杯子、碗……

1厘米

这是他手上的皱纹细部。兴许你放大了还没他细皮嫩肉呢。做好准备,我们即将进入另一个陌生的领域——微观世界。

1毫米

手上的毛孔。可是,汗毛呢?

100微米

再放大十倍,依稀可见皮肤的组织结构。我是学生物的,以前老看,见怪不怪了

10微米

一个细胞的数量级就是10微米,当然这只是一般来说。插句嘴,世界上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它是一个单独的卵细胞,数量级是分米级的,厉害吧。

1微米

生物课上学过的细胞核膜,细部。

0.1微米

一看这么高度螺旋的结构就知道是染色体了。底下的洋文说:但凡人类的细胞,里面都会有23对染色体(46条)。

100

埃是一种长度单位,指10的-10次方米。用字母“A”顶上加个小圆圈来表示。100埃的数量级就能度量某些有机大分子的物质了。

看到这个规则的等距双螺旋结构,我想你一定能够脱口而出了。没错,这种物质就叫做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常说的DNA。分子结构清晰可见。

1纳米

我们管10的-9次方米叫一纳米。现在为材料科学炒得火热的纳米技术就是说很多物质精细到纳米级后将表现出很多在常规数量级上所表现不出的性质来。在纳米这样的数量级下,我们连原子都可以数清了。因此,纳米级又叫原子级。

下图是组成DNA分子的原子们,它们以共价键和氢键彼此结合成庞大的有机分子。生命就在这种复杂的结合中得以体现。敬礼!

1

上过中学的就都应该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下图中所表示的是密布的电子云,我们能看到原子核外围的电子云比较浓。

所谓电子云,其实并不是说一个原子拥有无数个电子,象云雾般的弥漫四围。每个原子拥有的电子数都是固定的,有数的,具体依元素种类而定。这些电子行踪飘忽不定,在原子核外部乱窜。一个电子,无数法身。就把这些电子“团团转”的特点用电子云来形容了。离核近的地方出现的几率大些,云就密;离核远的地方出现的几率小些,云就稀。 

10皮米

原子核外围的浓密电子云。仿佛又回到了浩瀚无边的宇宙。这样来看每个原子都像是个小宇宙,我们的世界就这样的周而复始着,不寒而栗着……

1皮米

穿过最浓的电子云,发现更近核的地方反倒清净。原来离得远了要吸引,离得近了也会排斥呢,保持一个最佳的距离才好。(挺象搞对象呦^_^)

什么?你说电子阴性,原子核阳性,异性相吸,应该越近核越密才对?别逗了!真要那样越近越吸,越吸越近,电子还不都撞到核上去,最后谁也动弹不得!

可是为什么不是这样呢?国家机密!就不告诉你。

下图框中的斑点就是原子核。

0.1皮米

走近点,这就是传说中的原子核了。10的-12次方米叫做一皮米。在01皮米的数量级下看原子核就可以看出很多个球球来,它们是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10飞米

原子核的特写。

1飞米(10的-15次方米)

质子(也可能是中子)的细部,乱七八糟一大片。未知的结构,未知的领域,那里属于上帝。

0.1飞米

  无语。图片下面的文字:一旦我们进入下一个层次,我们将会看到什么,我们又将会知道什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6 10:11:08编辑过]

发表于 2007-6-16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聽到飛米這詞,學到新東西了,以前的課本上好像沒教過XD 果然長到老學到老~~~如果別的星球有像賽亞人一樣的帥男就好了(然後,地球滅了.......被攻了

发表于 2007-6-16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第一次聽過飛米 不過最近到是常常聽到奈米 長了不少知識呀 不過都沒有圖片耶 如果真的有賽亞人,因該找不到這個地球吧XD(所以不會被滅啦) 如果真的找到了,用愛心關愛同情心、好味趣味古早味來感化他(<=天下第一味看太多了)

发表于 2007-6-16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还是等达尔MM自己来贴吧,喧宾不夺主,不过她引用的介绍应该被人修改过的,而且修改的人估计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只是可惜的是,这些理解中有相当一部份是错误的,比方说“宇宙中有2000多亿的类似银河系的星系,而银河系有2000多亿颗恒星”就是一个明显的错误。银河系与所有的河外星系合起来大约是10万个左右,这些合起来又称之为“总星系”,银河系的恒星大约是1000亿颗。直径是7万光年,10万光年是很久以前的说法。

好象我用了三个不同的号在回这贴,


发表于 2007-6-16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個不同的號囧"
換來換去不麻煩呀(汗)
俺從頭到尾只有這個號而已
因為我真的很懶的鍊太多隻角色=_=(這樣養賽亞人也比較方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龙论666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DBCN七龙珠网 (苏ICP备13043741号)

GMT+8, 2024-10-5 05:24 , Processed in 1.1216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3-2022 DragonBallC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