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动漫网首页 > 动漫文库 > 动漫画精彩评论 2006-09-14 09:04
原作者:腾讯动漫 马桂林
原链接中国动漫出版现在等待凤凰涅磐
谁是漫画市场的灵丹妙药——日本漫画出版的尴尬现实
从国内出版社纷纷出手抢夺日本当红漫画作品版权的现状来看,似乎只有日本漫画才是漫画市场的灵丹妙药。
但凡是在日本漫画图书排行榜大红大紫的漫画图书,也必然是新闻出版总署审批人员手上的常客。就像前些年国内出版社抢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者的作品一样,现在的出版社流行抢夺当红日本漫画。据曾经成功协助引进了《龙珠》、《灌篮高手》、《网球王子》等重量级日本漫画作品的日本风车影视公司代表徐晖透露,目前,日本集英社等漫画出版机构的版权部门每天都能收到来自中国出版社版权申购意向,一部当红的作品起码有10家以上的出版社在申请。像《火影忍者》、《NANA》等作品,报价都已经将保底印量提到了10万册/辑。
而现实的销售情况如何呢?据笔者私下调查发现,大多数出版社在日本漫画出版方面并无太多现实的收获。笔者和多家专门代理漫画产品的代理商调查得知:引进的日本漫画目前除了《名侦探柯南》、《龙珠》走货速度稳定,有一点畅销书的架势之外,其他的引进版日本漫画图书销售业绩都很一般。影响力之大如井上雄彦的《灌篮高手》,自2004年引进以来也只是不温不火。《网球王子》自2004年初推出以来,始终不能突破2万册大关,就连国内最大的漫画传播机构漫友文化介入运营也未能如大多数人期待的那样,令《网球王子》再创辉煌——该机构介入之后,3个多月大力度的市场运营,加上《网球王子》动画片的热播,已经使《网球王子》漫画1-30册销售量突破3万套,但要在达到1年5万套的销售业绩,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综合分析,大约有如下因素制约了这些优质漫画资源的市场表现:
1.出版企划经验不多,漫画产品研发能力差。已经出版的引进版日本漫画大多曾经有过盗版版本,引进版本受制于编辑开发经验欠缺与日本授权条件过于苛刻,对产品不能做针对市场的有机调整,最后造成引进产品和盗版产品并无太多区别,有时候甚至是盗版产品更有吸引力——因为盗版产品深知读者需求,对性价比把握更为成熟;
2.渠道资源整合不力。因为大多数读者对于漫画图书的消费习惯是自90年代以来的盗版日本漫画培养起来的,他们习惯了在学校附近的小书店等地方购买漫画图书,而我们的出版商对这一渠道普遍比较陌生,掌控力度偏弱,在事实上失去了漫画图书消费的主战场;
3.市场宣传针对性不强,有效度不高。尽管也曾经有出版社也曾经为引进版漫画做过一些宣传,但是大多不能选择合适的媒体、合适的方式,对潜在读者不能形成有效的传播影响。除了漫友文化介入运营的《网球王子》之外,正版引进的漫画大多没有在《漫友》杂志上正式亮过相。可见,在大多数出版社的眼里日本漫画仅仅是一种偷偷赚钱,不可高调的项目,事实上,大多数案例都事与愿违,不但没有赚到钱,有的当红日本漫画甚至陪了钱呢。
4.上市时机把握不佳。日本漫画引进都要走过漫长的审批过程,加上版权方严格的内容审查程序,一部作品从立项到最终完成出版大多数需要1-2年的时间;而大多数当红日本漫画又是那种流行性质极浓的大众文化产品,他们通过网络等各种无孔不入的手段,被人传播,被人消费。等到漫画中文版出版了,产品往往过了高峰期,人气得不到保障,追随者已经移情别恋,商业价值自然就大打折扣。那种业界人士与日本同步出版的梦想,受制于现状,已经成为一种不可能的商业模式,至少在漫画中文版的平面出版方面。
你还能把日本当红漫画当作漫画市场的灵丹妙药吗?太多非商业因素,不可控制,使这一市场失去了被理性评估的可能性。与此相对应,在大多数出版社普遍看淡的原创漫画市场又是怎样一个景象呢。
午夜注:一篇长我国威风,灭日漫志气的调查报告,偏袒成分占多少不得而知,不过关于《龙珠》漫画销量的介绍,应该是没有偏倚的,大家可以的话,也买一套国内正版《龙珠》看看吧,口碑还真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