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tria 发表于 2023-9-20 09:24

☆《龙珠》的当年今日☆ 35年前的今天,龙珠连载到这里(193)


https://dataphoto.sibnet.ru/upload/imggreat/1695172717561481934.jpg


1988年9月20日,少年JUMP第43期发售,
龙珠连载至第193回:天下第一武道会的高潮!!


本期扉页题词有两句:
莫道故人多玉碎,盖棺论定未嫌迟!
出自南明张煌言的《甲辰九月感怀 其二》。
张煌言,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
这首诗是他被俘后于狱中所作,不久后他在杭州从容就义,坐而受刃。


第二句化用的是南宋李曾伯的《丙子登岘山》:
汉江为带楚山维,多少兴亡此地知。






说到反清复明的英雄,以前只知道郑成功。
而且了解到的也只是「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个事迹。
没办法,课本上就是这么教的。当时没网,其他渠道很难看到相关资料。
而且这名号听着多响亮啊,民族英雄的感觉令人过目难忘。


现在才知道,当时南方有多股势力在积极抗清,张煌言便是与郑成功联合的主力之一。
他坚持奋战十七年,攻南京,复宁海,收太平、宁国、池州、徽州等四府三州二十四县,本来形式一片大好,但每次都是差了点运气,
或因天时、或因地利、或因人和,总之就是无法一鼓作气扩大战局。
最后只能落得个玉碎的结局。
这也是当时很多英雄的悲剧。




有人说,抗清的失败,很大一部分出自郑成功的不配合:
李定国、孙可望东出大败清军时,他不出兵。
晋王二入广东邀他会师之时,他满嘴答应,却毫无行动。
张名振、张煌言三入长江意图与大西军东西夹击时,他不参与。
却在西线明军败退之后,所有抗清力量处于最虚弱,而清军分身乏术之时进入长江,攻打南京。
……

看上去郑成功言而无信、指东打西、躲进台湾、明哲保身,简直就是猪队友;


也有人说,他跟其他人本就不是一路,出身不同、效忠的势力不同、战略规划也不同,他凭什么要任人驱使,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就算有心支援,他也分身乏术啊,他的实力没强大到足以抗衡当时的清军,
局势那么复杂,他要考虑的方面太多,优先保全自身又有什么错?
不然为什么从满清到日本、再到国党和本朝,郑成功都像锦鲤一样被供奉?
他就能成为各方政权的政治遗产的最大公约数。反观袁世凯那样的,就里外不是人。


南明英雄的是非功过难以评说,尤其是郑成功这么复杂多面的人物。
想要公正地评价他,只有先摘下后世为其附加的光环、摘下个人的有色眼镜,综合所有史料,认真分析当时的局势和各方的抉择,
这需要严谨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心,
而非道听途说之后就凭着自己的喜好盖棺论定。



https://dataphoto.sibnet.ru/upload/imggreat/1695172844251481934.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珠》的当年今日☆ 35年前的今天,龙珠连载到这里(193)